目錄 | ||||
|
劫後還鄉
我是柬埔寨難民。在赤柬紅色高棉後,逃亡浪潮湧起,我就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跟著人潮逃到越南,又從越南奔向泰國,再轉到了法國。 在法國居住了幾年後,思鄉的心情與日俱增。雖然心靈上的創傷還沒有癒合,但我還是很想回國看一看。柬埔寨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我在那邊失落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那再也尋不回的過去。無論如何,在那裡有我最愛的、已去世和仍活著的親人。不回去就是對不起他們,也對不起自己。局勢動蕩,心理恐懼。當時雖巳有聯合國維護和平部隊的看守,我心還是不安;等了又等,遲遲不敢決定該在什麼時候回去。 一九九二年夏天,在我外子的鼓勵下,我倆決定攜帶子女一同回去看看。讓他們也認識我生長於斯的傷心地。 臨走前那一夜裡,在靜寂夜燈下,難忘往事潮水般地湧上心頭 :五、六十年代生活圖景,一頁一頁迅速地翻轉著。 七十年代起,政變、戰火、屠殺、囚禁、瘧疾、飢荒、死亡 …,一幕一幕不斷地重現在腦海裡,分外鮮明了 。 八十年代初,則是一段筋疲力盡,往外逃亡的日子。茫茫大地,何處容身?南上北下,東奔西逃;穿山過海,踏屍越骸。我趁著越南軍侵略柬埔寨,局勢大亂之際,死命地逃;血淚斑斑的倖存者,跑遍血迹處處的柬埔寨,尋覓生機出路。多少人為了逃亡和生存,經歷了多少辛酸苦澀,多少悲劇;多少人在逃難中,粉身碎骨於山谷之中;多少人被搶劫,多少婦女被強姦…。全國幾乎沒有一個家庭是完整的,見了面第一句話就是: 「你家死了多少人?」 柬埔寨曾經是一個美麗的古老國家。沿著湄公河兩岸,有的是寬廣肥沃的土地,稻田處處;洞里薩湖的魚捕之不盡,吃之不完;東北邊原始森林裡的上好木材伐之不盡;西邊的寶石礦令人羨慕…。最使人嚮往的,還是暹立的吳哥窟古城。歷代以來,它就是高棉人最引以為榮的象徵。 柬埔寨一直被稱魚米之鄉,是許多往南洋求生的中國南方人愛選擇居住的地方,所以華僑特別多。高棉人本是純樸民族,和中國人一向和平相處,你營我商,你不爭我不鬥,各有各的專長,各有各的行業。來自不同地域的華僑們都設有自己的學校,讓孩子們受到良好教育,人們都能安居樂業。所以誰都愛上了這安靜的小國土,都願意扎根於此。誰料好景不長:由於種種政治因素,這美麗的家園,終於因為幾個野心家,變成了露天大墳場。 臨起程的那天夜裡,一直都沒睡好,腦海裡除了悲痛的過去,複雜的喜、樂、憂纏著心頭。喜的是能再見親人、樂的是能重回故里、憂的是安全問題。 坐了十多個小時飛機後,終於到了柬埔寨金邊波整東機場。下機前,心砰砰的跳,一點也不踏實。等待這麼久,家鄉面貌會變成什麼樣子?一直到了機外,緊張的心情才慢慢放鬆下來。機場地點如舊,破爛不堪;除了跑道完全重修過,其他建築如舊。到處有人工作,這是好現象,我開始安心下來了。到了市區後,面貌全非的金邊市改善得多了;雖然還很破舊,但沒有以前那麼恐怖。垃圾還是到處有的、路依然那麼破爛、倒塌的建築有些被修葺起來了…,生機處處見得到。人來人往,做小生意的、拉車的、苦力、乞丐…,很是熱鬧。我再也不怕了。 回想赤柬時期,所有的城市都變了鬼市,有樓無人住,有路無人行。金邊市也不例外,它成了赤柬高棉的大刑場。多少無辜的人被殺害,多少人被冤枉至死…。 一九七九年初越南軍趁赤柬高棉自相殘殺的混亂局勢下侵略了柬埔寨,所有城市幾乎被劫一空。越南人搶,本地人也偷。當時城市裡每間屋子都被“光顧”過;越南人撤離前,更到處拆、拔、挖、鑽,掠奪財物;金銀首飾、藥材、布料、日常用品…,被搜得天翻地覆 。只要拉、擡、搬得動的東西,都被搬走。工廠的裝備、窗、門、水管、電線…, 能拿多少,就帶多少。越南搬運車隊日夜不停往越南方向開走,青天白日,光明正大地幹。 已經破爛不堪的金邊市,加上無情摧毀,剩下的就只是一堆堆的頹垣敗瓦。所有馬路和樓房,幾乎完全被砸破損壞。後得聯合國的幫助和監視,表面上的和平,讓人有了個喘息的機會。求生和重建家園,是每個人的願望,所以整個城市重獲生機,各人為糊口又再奮鬥。 抵達旅店時,很多親人朋友都在等待我們。離別這麼多年後,見面禮第一件事就是抱頭痛哭。這一瞬間,語言無用武之地。整個下午,我們都在哭。哭夠了以後,大家才能訴說別後的情況。 以後的幾天,我帶著丈夫、孩子們在這還不完全恢復的金邊市,到處遊覽。我以前的屋子、從前的學校、戲院、街市、湄公河畔、皇宮…都還在。屋子被霸佔了;戲院、學校住滿了軍人;河畔住滿了水上人家;皇宮有寥寥的幾個衛兵在守崗。所有教堂都被拆得一磚一瓦不剩。但街市還是跟全世界的街市一樣熱鬧哄哄;畢竟是民以食為天。 我的家人都很貧窮。表弟每天要擔幾百擔水澆菜,表妹每天跑幾十里路,擔幾十斤重的廢鐵到處叫賣,才可以勉強養活一家。他們的孩子從不哭泣、也從不挑剔。他們默默地接受命運,忍受飢餓無形的虐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飯時他們把最好的東西都搬出來招待我們。有一天,表弟僅以幾隻雞蛋請我們吃了一頓飯。我的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還覺得特別好吃。 當時柬埔寨全國晚上,到處戒嚴;因為地雷遍地,白天很多地方不許去,也不敢去。吳哥古城巳向外開放了,但還不安全。劫人案、爆炸案、地雷開花早巳不是新聞,所以我們不敢去。更不敢去看我被囚禁過的地方。紅色高棉軍還常常在騷擾著。時不時就出來顯一下威,嚇唬一下當地的腐敗政府,殺一兩個人。百姓們過的仍是雞犬不寧的日子,每天都提心吊膽。我們就只能參觀離金邊市不遠的小吳哥窟,和其它不太遠的小市鎮而已。當然紅色高棉劊子手刑場博物館,萬人坑屠場是必到之處。其實萬人坑到處有,許多和尚寺院內都設有一座玻璃建築,讓人們把在田裡、坑裡挖到的尸骨堆在一起,好讓世人別忘了曾經有過的大屠殺案,為死難者超度。 這次回國收獲很大,讓孩子們看到了真正受苦的人、體會到貧窮人家的滋味、飢寒交迫的殘廢人的痛苦、無家可歸的孤兒的慘况、一貧如洗的病人的渴望…。但這些人的笑容永遠不會使人忘記,他們的勇敢和尊嚴,給我們樹立了不可磨滅的榜樣。我還沒有完全了卻我的心愿呢,我還沒法到親人們去世的地方,去哀悼、燒香。我想他們不會安息的,他們在等著我。終有一天,我會再回去的。 雖然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但時間的潮水洗不掉我對故鄉的懷念,對往事的回憶。柬埔寨的這段歷史,還是讓歷史學家繼續去寫吧! |
一 | ||
目錄 |